为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,推进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教学实践,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乱针绣在新时代焕发活力,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,6 月 17 日下午,华体会网页版产业教授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乱针绣代表性传承人狄静,带领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师生走进常州天艺美术馆,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体验与创意实践活动。
探源非遗,厚植文化根基
活动开场,狄静教授以“指尖上的江南 —— 乱针绣的艺术魅力与创意转化”为题,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的非遗文化讲座。狄教授从乱针绣的历史渊源讲起,结合丰富的历史故事,生动阐述了这项传统技艺的发展脉络。她深入剖析乱针绣“以线代色、以针作笔”的技艺精髓,展示了多幅极具艺术价值的乱针绣作品,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传统工艺中蕴含的美学高度。
狄教授着重强调,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意的宝贵资源库,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创设计,既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又能赋予文创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她鼓励学生们深入挖掘非遗背后的故事,从传统技艺中汲取灵感,将其转化为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创产品,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。讲座现场,学生们全神贯注,被乱针绣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,不时与老师互动提问,现场气氛热烈。
实践体验,感悟技艺精妙
在沉浸式实践环节,狄静教授及其团队亲自指导学生们体验乱针绣针法。学生们围坐在工作台前,挑选丝线、勾勒草图,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,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,尝试运用不同的针法进行绣制。飞针走线间,丝线在绣布上交织出绚丽的色彩,学生们在一针一线中,零距离感受乱针绣的独特魅力,体悟传统工艺的精妙与不易。
实践过程中,学生们相互交流心得,分享创意想法。有的尝试将现代插画元素融入乱针绣构图,有的则探索用乱针绣表现抽象艺术风格。通过实践,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乱针绣的基本技艺,更对如何将非遗技艺与文创设计相结合有了新的思考。
在狄静教授的悉心指导下,学生们不仅掌握了乱针绣的基本技艺,更沉浸式体验到文创产品从构思到创作的完整研发过程。这不仅是一次技艺的传授,更是一次文化的浸润,让年轻学子们深刻领略到传统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。
此次活动是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深化产教融合、推进实践教学的重要举措。通过非遗文化体验与创意实践,学生们不仅提升了对传统工艺的认知水平和文创设计能力,更增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未来,华体会网页版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将继续发挥产业教授的资源优势,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,推动非遗文化在文创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,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。